列 缺 穴
列 缺 穴
列缺穴通于任脉,任脉起于胞宫,出于会阴,行于腹部前正中线,可治疗咽喉肿痛、咳嗽、眼睛干涩、耳鸣、遗尿、痛经. 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(大拇指侧下),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。列缺穴通于任脉,任脉起于胞宫,出于会阴,行于腹部前正中线,可治疗咽喉肿痛、咳嗽、眼睛干涩、耳鸣、遗尿、痛经、阴茎痛等。 【列缺穴別名】 童玄《古今醫統大全》 【列缺穴特定】 絡穴; 八脉交會穴; 通於絡脈 【列缺穴位置】 在前臂橈側緣,橈骨莖突上方.,腕橫紋上寸,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。 【列缺穴取穴】本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絡穴 ,手太陰肺經從此穴分支走向手陽明大腸經。也是八脈交會穴 之一,通於任脈。又是四總穴、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。 列,是指「分解」;缺,即是「器破」的意思 ;列缺,指的是「天閃」 。 列 缺 穴 人体腧穴之一,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,亦是八脉交会穴,通于任脉。 有宣肺解表,通经活络,通调任脉的作用;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、气喘、头痛,尿血等病症。 · 列缺穴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. 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寸,当肱桡肌与拇 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(大拇指侧下),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。.
· 按摩列缺穴的手法:按压右手部“列缺穴”时,使右手放松,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。相反,如果是左手,则使左手放松,用右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。按摩时以有酸胀感为好 。 掐法:用拇指指端甲缘掐按列缺穴处,做下掐上提的连续刺激。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,位置相对特殊。手太阴肺经一般是沿着手掌面桡侧上行,列缺是处在桡侧。简易取法即2个虎口相交叉,食指正对的位置触摸时中间有棱,即列缺穴,刚好是在腕横纹上的寸,针刺时即顺着棱向上针刺。 | · 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,位置相对特殊。手太阴肺经一般是沿着手掌面桡侧上行,列缺是处在桡侧。简易取法即2个虎口相交叉,食指正对的位置触摸时中间有棱,即列缺穴,刚好是在腕横纹上的寸,针刺时即顺着棱向上针刺。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,属于常用穴位,准确位置是在桡骨茎突上方,在肱桡肌和拇长展肌间的凹陷处,即腕横纹上5cm。简便的取法是将双手的虎口交叉,手腕伸直,食指置于手腕侧方,所指部位的明显凹陷,即为列缺穴。 |
---|---|
· 烈缺穴配合谷、照海、少商治療咽喉腫痛; 烈缺穴配合谷、曲池治外感咳嗽; 烈缺穴配行間、尺澤、復溜治咳血。 烈缺穴配照海治療咽喉部疾病。 烈缺穴配後溪治療頸項強痛。 烈缺穴配風池、大椎治療外感頭痛。 烈缺穴配合谷、迎香治療鼻病。 烈缺穴配孔最列缺穴快速取穴方法:以被取穴的人的左右两手虎口交叉,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,在食指指尖到达的地方。. 列缺穴按摩手法:用食指或者拇指指腹按压下去然后揉动,会有酸胀感,两手可以交替按揉,每次各两至三分钟,大概一百至两百次。. 列缺 | · 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,同时也是八脉交会穴,通于任脉,这个穴位作用非常好,可以治疗咳喘,也可以治疗头痛、项痛,头项寻列缺,也可以治疗咽喉不利、慢性的咽炎。 语音时长 '' 杜琳 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/11/收听 () 阿是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阿是穴没有准确位置。 阿是穴不是一个穴,而是一类穴的总称,患者身上出现各种问题时,在身体表面可以找到反 张章 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/04/播放 () 大都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大都穴在脚上,是足太阴脾经的荥穴,在大脚趾的内侧缘第一个关节叫跖趾关节,在跖趾关节前下方,即跖趾关节前面赤白肉际处。 大都穴位置相对较疼,在扎针时因为皮肤比较敏感、比较厚,所以比较疼。列缺穴隶属于手太阴肺经,为四总穴之一。列缺穴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•灵枢经脉篇》,是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任脉。又为肺之络穴,在此处开始入大肠经,并一分为二 ,贯穿在两条经络之间,能通行表里阴阳之气。 |
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,在前臂,腕掌侧远端横纹上寸,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,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。 老百姓不会找肌腱那么怎样快速取穴呢? 可以利用简便取穴法直接找到列缺。 两手虎口相对,食指指尖所对的另一手腕上的位置即列缺穴。 中医认为 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” ,列缺穴虽然属于手太阴肺经,但它却还是肺经之络穴,别走手阳明大肠经,联系大肠经经气,又通于任脉,是八脉交会穴之一。 因此,列缺穴 联络大肠经 ,除了可以治疗本肺经疾病除呼吸道系统以外的症状外,还可以治疗经脉所过部位的问题。 例如齿痛、偏正头痛、头项僵硬、腕肘无力、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等。 它又与 任脉相通 ,能够调和气血流动,调理肩颈和头部的气血循环。 所以,列缺穴也是常用的美容保健穴。 | · 列缺(れっけつ)は肺の経絡の絡穴(らくけつ)なのでまずは肺の経絡の治療点として使うことも出来るし、後は大腸経(だいちょうけい)の経絡と連絡しているっちから、大腸経の疾患にも影響を与えるツボっていう事っち。 この辺りは、もはやプロの人にしか分からないっち。 だから一般の人は特に知っていなくてもいい話っち。 四総穴(しそうけつ) 四総穴とは 体を四部分に分けて各部分を治す事が出来るツボ。 肚腹(とふく)(お腹の事)の病は足三里 腰背(ようはい)(腰と背中)の病は委中 面口 面目(めんこう、めんぼく)の病(顔の事)は合谷 頭項(ずこう)(頭と首)の病は列缺 今回紹介している列缺は 頭と首の症状に関して治す事が出来るツボ、って事で昔から使われているツボって事っち。 |
」穴當腕部橈骨莖突後骨縫間,又為手太陰之絡別行處,故名。. 《漢書‧揚雄傳》應劭註:「列缺,天隙電照也。. 《黃帝內經太素》楊上善註:「此別走絡分,別大經所以稱缺。. 列缺,指閃電。. 此穴列于缺減大經之處,故曰 · 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(大拇指侧下),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。 列缺穴通于任脉,任脉起于胞宫,出于会阴,行于腹部前正中线,可治疗咽喉肿痛、咳嗽、眼睛干涩、耳鸣、遗尿、痛经、阴茎痛等。 列缺为络穴,可以调节肺经的经气,刺激列缺能平喘,改善肺通气量,配肾俞或照海能增强肾功能。 常用来治疗感冒、咳嗽、气喘、手腕无力等肺及肺经上的病症。 列缺穴的准确位置图 【定位】 在前臂桡侧缘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寸,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。 【取穴法】 第1步:两虎口相交; 第2步: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(掌心向前,手腕外侧突起的骨头)上; 第3步:在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,触摸时可感有一裂隙,即为本穴。 列缺穴位的作用 ①咳嗽、气喘、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:②头痛、齿痛、项强、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。 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(大拇指侧下),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。 (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,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,指尖下凹陷中是穴) 查看剩余1张图 2/5 【按摩列缺穴位的作用与好处】 1、有助于治疗偏头痛、头痛、颜面神经痉挛及麻痹、耳鸣、咽喉炎、牙关紧闭、口眼歪斜、齿痛、眼睛干涩等 2、缓解治疗手肘、腕无力及疼痛,半身不遂、小便热、阴茎痛、落枕、骨折、伤痕等后遗症等 3、缓解治疗咳嗽、咽喉肿痛、感冒、支气管炎、糖尿病、支气管扩张咯血及咳喘等 3/5 【温馨提示】 按摩列缺穴的手法:按压右手部“列缺穴”时,使右手放松,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。 相反,如果是左手,则使左手放松,用右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。 按摩时以有酸胀感为好 。 絡穴;八脈八穴之一,通任脈。.
四総穴とは、手と足にある4つのツボで、このツボだけで全身の治療が出来ると言われています。 それくらい効き目のあるツボです。 列欠は、この四総穴のうちの一つで、頭や首の後ろ、うなじの病にとても効果があります。 · 列缺穴隶属于手太阴肺经,为四总穴之一。列缺穴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•灵枢经脉篇》,是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任脉。又为肺之络穴,在此处开始入大肠经,并一分为二 ,贯穿在两条经络之间,能通行表里阴阳之气。 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上的要穴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治疗头颈部的病症,可以让人的头脑更加清醒。 1、对于外感风寒、风热引起的头疼、头晕很有帮助; 2、对于咽喉病症很有帮助,比如嗓音沙哑、咽喉肿痛等; 3、对于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止咳化痰很有帮助。 肺部,主一身之皮毛,所以受到外邪入侵,就容易发热、咳嗽、头疼等问题。 所以,列缺穴可以说是常用的保健穴,对于抵抗力稍差的人群,更是有必要熟练掌握。 穴位配伍 列缺穴配合谷穴治伤风头痛项强 列缺穴配肺俞穴治咳嗽气喘。 列缺穴配合谷治外感。 列缺穴配后溪治头项痛。 列缺穴配阳溪治腕关节痛。 列缺穴配合谷穴、后溪穴,治头项痛。 列缺穴配太渊穴、尺泽穴、足三里穴,治肺痨。 列缺穴配经渠穴、太渊穴,治掌中热。 列缺穴配后溪穴、少泽穴、前谷穴,治疟疾。